地方专项计划通常在本科批次开始之前、或与本科批次同步完成志愿填报录取,各位考生需要依据本省的高考招生规定进行志愿填报。而针对地方专项计划,考生有必要对于本省的实施院校名单、实施区域、往年录取分等方面情况进行了解,接下来小编将重点介绍湖北省地方专项计划的相关事宜,感兴趣的话就赶快看下去吧!
2025湖北地方专项计划大学名单
湖北省内实施地方专项计划的院校通常为省属重点本科大学和一本院校,但招生院校名单每年都可能会产生变动,今年湖北省招生院校名单为(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教育考试院的公告为准):
长江大学、江汉大学、三峡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师范大学、湖北民族大学、湖北医药学院、湖北工程学院、湖北理工学院、湖北科技学院、湖北文理学院、武汉纺织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北经济学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武汉轻工大学、黄冈师范学院。
湖北地方专项计划实施区域:
1、若考生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实施区域为以下42个县(市、区)。
阳新县、武当山特区、丹江口市、郧阳区、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张湾区、茅箭区、监利市、洪湖市、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县、五峰县、当阳市、南漳县、保康县、谷城县、孝昌县、大悟县、团风县、红安县、罗田县、英山县、浠水县、蕲春县、麻城市、通城县、崇阳县、通山县、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神农架林区
2、若考生具有湖北省乡镇(不含县、市、区政府所在地)中学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实施区域为除以上42个县(市、区)以外的农村区域。
该省2024年地方专项计划录取分数线如下所示:
一、物理类
湖北省物理类地方专项计划2024年录取分区间为501分~542分;
其中录取分最高的三所院校为江汉大学(542分)、武汉纺织大学(540分)、湖北经济学院(538分);
录取分最低的三所院校为湖北民族大学(501分)、湖北理工学院(506分)、湖北经济学院(515分)。
院校名称 | 科目类型 | 专业组 | 专业名称 | 2024分数 |
江汉大学 | 物理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42 | |
江汉大学 | 物理 | 自动化 | 540 | |
武汉纺织大学 | 物理 | - | 538 | |
江汉大学 | 物理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536 | |
江汉大学 | 物理 | 环境工程 | 536 | |
湖北经济学院 | 物理 | 14组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35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物理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530 | |
湖北经济学院 | 物理 | 14组 | 人工智能 | 529 |
湖北经济学院 | 物理 | 14组 | 软件工程 | 529 |
湖北经济学院 | 物理 | 14组 | 电子信息工程 | 528 |
湖北经济学院 | 物理 | 14组 | 统计学 | 528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物理 | 英语 | 527 | |
武汉轻工大学 | 物理 | 11组 | - | 526 |
湖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25 |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物理 | 商务英语 | 524 |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物理 | 小学教育 | 523 |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物理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23 | |
湖北经济学院 | 物理 | 11组 | 经济学 | 523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物理 | 教育技术学 | 522 |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物理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522 | |
湖北经济学院 | 物理 | 11组 | 经济统计学 | 522 |
湖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自动化类 | 521 | |
湖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计算机类 | 521 |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物理 | 日语 | 521 |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物理 | 财务管理 | 521 |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物理 | 材料物理(新能源电池方向) | 521 |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物理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521 | |
湖北经济学院 | 物理 | 11组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521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物理 | 应用心理学 | 520 |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物理 | 材料科学与工程(绿色储能方向) | 520 |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物理 | 化学 | 520 |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物理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520 |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物理 | 机械电子工程 | 520 |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物理 | 数据计算及应用 | 519 |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物理 | 物理学 | 519 |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物理 | 生物制药 | 519 |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物理 | 应用化学 | 519 | |
湖北经济学院 | 物理 | 11组 | 税收学 | 518 |
湖北经济学院 | 物理 | 11组 | 供应链管理 | 517 |
湖北经济学院 | 物理 | 11组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517 |
湖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应用化学 | 516 | |
湖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生物技术 | 516 | |
湖北经济学院 | 物理 | 11组 | 电子商务 | 516 |
湖北经济学院 | 物理 | 11组 | 金融工程 | 516 |
湖北经济学院 | 物理 | 11组 | 旅游管理 | 516 |
湖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环境工程 | 515 | |
湖北经济学院 | 物理 | 11组 | 工程管理 | 515 |
湖北经济学院 | 物理 | 11组 | 工商管理 | 515 |
湖北经济学院 | 物理 | 11组 | 金融科技 | 515 |
湖北理工学院 | 物理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12 | |
湖北理工学院 | 物理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08 | |
湖北民族大学 | 物理 | 地理科学 | 508 | |
湖北理工学院 | 物理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06 | |
湖北民族大学 | 物理 | 思想政治教育 | 502 | |
湖北民族大学 | 物理 | 园林 | 501 |
二、历史类
湖北省历史类地方专项计划2024年录取分区间为484分~551分;
其中录取分最高的三所院校为江汉大学(551分)、武汉轻工大学(531分)、湖北第二师范学院(528分);
录取分最低的三所院校为湖北民族大学(484分)、湖北理工学院(488分)、湖北经济学院(512分)。
院校名称 | 科目类型 | 专业组 | 专业名称 | 2024分数 |
江汉大学 | 历史 | 汉语言文学 | 551 | |
江汉大学 | 历史 | 法学 | 550 | |
江汉大学 | 历史 | 教育学 | 547 | |
江汉大学 | 历史 | 历史学 | 545 | |
武汉轻工大学 | 历史 | 04组 | - | 531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历史 | 汉语言文学 | 528 | |
湖北经济学院 | 历史 | 05组 | 经济学 | 527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历史 | 会计学 | 526 | |
湖北经济学院 | 历史 | 05组 | 财政学 | 526 |
湖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教育学类 | 525 | |
武汉纺织大学 | 历史 | - | 525 |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历史 | 商务英语 | 524 | |
湖北经济学院 | 历史 | 05组 | 英语 | 524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历史 | 广告学 | 523 |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历史 | 英语 | 523 | |
湖北经济学院 | 历史 | 05组 | 税收学 | 523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历史 | 小学教育 | 521 |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历史 | 应用心理学 | 521 |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历史 | 财务管理 | 521 | |
湖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商务英语 | 520 | |
湖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网络与新媒体 | 520 | |
湖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行政管理 | 520 | |
湖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 520 |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历史 | 日语 | 520 | |
湖北经济学院 | 历史 | 05组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519 |
湖北经济学院 | 历史 | 05组 | 网络与新媒体 | 518 |
湖北经济学院 | 历史 | 05组 | 工商管理 | 517 |
湖北经济学院 | 历史 | 05组 | 人力资源管理 | 515 |
湖北经济学院 | 历史 | 05组 | 新闻学 | 514 |
湖北民族大学 | 历史 | 思想政治教育 | 513 | |
湖北经济学院 | 历史 | 05组 | 供应链管理 | 513 |
湖北经济学院 | 历史 | 05组 | 市场营销 | 513 |
湖北经济学院 | 历史 | 05组 | 新闻学(融媒体优才实验班) | 513 |
湖北经济学院 | 历史 | 05组 | 商务英语 | 512 |
湖北经济学院 | 历史 | 05组 | 物流管理 | 512 |
湖北民族大学 | 历史 | 地理科学 | 506 | |
湖北理工学院 | 历史 | 小学教育 | 490 | |
湖北理工学院 | 历史 | 财务管理 | 489 | |
湖北理工学院 | 历史 | 英语 | 488 | |
湖北民族大学 | 历史 | 园林 | 484 |
地方专项计划是否值得报考?
地方专项计划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优惠政策,但也不是说所有人都适合报考该项招生计划,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首先从地方专项的好处来说,该计划通常在本科提前批进行招生,即使考生录取失败,也可以继续填报普通批次志愿;即使部分省份将其安排在本科批录取考生,其录取结果也不会影响考生填报普通本科院校志愿。这就等于为考生额外提供了一次被高校录取的机会。
其次,一些高校在地方专项计划招生中可能会采取降分录取,降分幅度在几分到几十分、甚至上百分不等,这使得部分考生有机会以较低的分数录取到满意的学校。要知道,地方专项计划只限拥有农村户籍的考生报考,而农村地区教育资源通常是比较匮乏的,这意味着农村学子在高考竞争中并不占优势。而凭借着地方专项计划招生,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增大了,这在某方面来说也是进一步维护了教育公平。
另外,部分地方专项计划培养院校愿意为学生提供学费补偿、就业指导等优惠福利,帮助学生减轻了经济负担和就业压力。
当然,地方专项计划也存在些许弊端,为考生带来了限制。比如在报考条件方面,地方专项对于学生的学籍、户籍提出了严格要求,考生必须具有农村户口才可以报考。其次,各所高校在地方专项中安排的招生专业数量、类型都相对较少,考生难以选出心仪的专业,大多会面临被不喜欢的专业或冷门专业录取的风险。还有一些高校在招生时会明确提出要求学生毕业后到指定地区(通常为生源地或基层贫困地区)就业,限制了学生的就业发展。
因此,对于高考生来说地方专项计划是有利有弊的,是否值得报考还需根据考生的个人情况而定,建议大家不要盲目报考。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实际情况为准!